牛乳或羊乳對人體健康的好處,自古就倍受中醫的肯定,甚至有「仙人酒」之稱。近代生命科學亦有深入的研究與證實。然而網路的興起,常流傳各種似是而非的質疑或觀念。如果因為誤解而減少食用營養、美味、又廉價乳品,不只影響台灣乳業的發展,亦不利國人的健康。

1. 各種動物的奶,最適合該種動物的需求。

  哺乳動物演化成地球最高等的生物,「母乳」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初生的哺乳動物不像人類能好好照顧,如何在地球上各種環境存活,靠的就是母乳。海豹在冰天雪地出生,海豹乳含有約50%的脂肪,提供高能量讓baby海豹在幾天就長得肥滋滋的,不只抵抗寒冷,沈入海裡不用游泳就會浮上來。北極熊的奶也有30%的脂肪。相對的,亞熱帶的黑態奶就只有10%的脂肪。

  網路質疑:牛奶是供牛喝的,不適合人喝。

  • 解說:牛或羊的生長環境長期與人類相同,乳成份與人奶很接近。嬰兒用牛羊奶需再微調,成人則不需要。

2. 乳脂含中鏈脂肪酸、PPAR活化物等,有利減肥與健康。

  母乳是初生動物所有的營養來源。初生動物沒有浪費的本錢,演化下來母乳的消化率或營養價值都接近滿分,其中乳脂的消化可以看出演化的巧妙。成年人的脂肪消化主要靠小腸的胰脂解酶。胃內的脂解酶雖然可分解sn-3的脂肪酸,不過切下來的長鏈脂肪酸會滯積在酵素週圍而抑制反應。但是乳脂三酸甘油酯的sn-3主要為12碳以下的中低鏈脂肪酸,切下後可自由移動而沒有抑制的問題,可以更有效率的分解。而中低鏈脂肪酸是減肥的熱門成份之一。它們可以自由進入粒線體分解,增加基礎代謝率,或由腎臟排出。牛乳脂含有13%,羊乳脂更高達26%。

  至於PPAR則是食物影響基因表現的重要領域。 降血脂藥fibrates能經由活化PPARα,促進脂肪分解酵素群的基因表現,增加脂肪酸的分解。苦瓜也能活化PPARα,因而有清血之效。然而肪肪分解最終還是會產生ATP能量。如果能再配合活化PPARδ,增加細胞解套蛋白(UCP)的表現,如同冬眠動物不必運動就將能量以熱消耗掉,那真是減肥的天作之品。眾裡尋它千百度,沒想到全脂牛奶就能活化PPARα和δ。所以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全脂乳品有利減重與健康。

偏頗觀念:減肥要喝低脂或脫脂牛奶。

  • 解說:飯店提供抹士司的小盒奶油約7克。一杯240ml 的鮮乳,3.3%全脂和2.0%低脂之差為3.1克乳脂,還不到半小盒奶油。何況乳脂還含有中低鏈脂肪酸、PPAR活化物、共軛亞麻仁油酸、肉鹼、鈣等,都能促進脂肪的分解。牛奶的美味在於乳脂,如果因而少喝牛奶,實是小處節儉,大處浪費。

3. 酪蛋白提供鈣,乳清蛋白提供高品質蛋白質

  初生動物成長快速,需要高品質的蛋白質供臟器與肌肉等的合成,這由乳清蛋白負責提供。另外,高量的磷酸鈣合成骨骼也等同重要,否則就長成一圑肉球。然而化學的基本現象是:磷酸鈣的溶解度很低,同母乳量的鈣溶液根本不可能足夠成長所需。演化的結果乳汁突破了化學的限制,將磷酸鈣以柰米的固體小粒,包埋在酪蛋白膠粒裡(如圖)。所以演化上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分工合作,分別提供高品質蛋白質與磷酸鈣。

  因此,baby動物長得愈快,母乳中的乳清蛋白質、酪蛋白、和鈣的含量就會愈高。人baby長得比牛、羊慢,因此蛋白質和鈣的含量也就較低。這就引出了有趣的問題:如果牛奶的鈣含量比人奶高,而嬰兒對鈣的需求又比成人高。那牛奶供成人飲用,鈣質應該足足有餘,為什麼還有骨質疏鬆的問題?

  原來,嬰兒只吃母乳,而成人又吃其他食物。植物普遍含有六個磷酸根連結成環狀的植酸,能與鈣緊密結合而阻擋鈣的吸收。因此要增加牛奶中鈣的吸收,空腹時喝,不加其他東西,是最簡單、最有效的方法。另外,要增加骨質還需多做負重或跑跳的運動。

  網路質疑:酪蛋白生物價低,牛奶其實是不營養的。

  • 解說:酪蛋白的功能是提供鈣磷,生物價77是比牛肉的80還低。不過牛奶還有生物價104的乳清蛋白,整體鮮乳還是高達91。

4. 乳糖不耐症

  乳糖只存於乳汁,而除了人,動物長大後沒有機會再接觸到乳汁。既然一輩子都不會再用到乳糖酶,還製造它就是浪費。因此成年動物與人缺少乳糖酶是正常合理的。不過,歐洲中、北部早期就有畜牧業,常接觸牛羊乳。如果基因變異成長後仍持續表現乳糖酶,能充分利用乳品能量,遇到飢荒就佔優勢,演化會保留這基因變異。東方人沒有這變異,因此六歲後乳糖酶就可能減少至10%。偶爾喝較多的牛乳,乳糖於小腸來不及分解,跑至大腸被細菌分解,產生各種有機酸。一方面刺激腸蠕動;一方面增加滲透壓而吸引水分到大腸,就產生拉肚子現象,是為乳糖不耐症。

  乳糖這種拉肚子是生理性的,拉完就沒事了。有別於細菌或病毒的病理性拉肚子,腹瀉不止還會噁心嘔吐、全身不舒服等。現代人常生活不規律而有便秘問題。有乳糖不耐症者不失為解決便秘的好工具。只可惜常常喝牛奶,小腸末段的細菌會被誘導,增加乳糖酶的產生,到時就不會拉肚子了。

5. 乳源PRP可預防阿茲海默症

  許多研究報告顯示,常食乳品可降低老人失智症的風險。台灣國民健康局的資料分析,發現每週攝取乳品≥3次者,認知惡化風險顯著減少。另外市售也有從初乳萃取的Colostrinin,宣稱能防治阿茲海默症。

  因此,乳中必定含有什麼獨特的成分,對改善認知有幫助。我們實驗室分析乳中各種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,發現β酪蛋白含有高量的Pro-X-X-Pro或Pro-X-X-X-Pro序列,經由製造單源抗體分離出這些乳源PRP小胜肽,證實可跟阿茲海默症元兇的Aβ結合,也可跟血腦屏障上的RAGE結合,防止血液中的Aβ進入腦部危害。

  鮮乳不含PRP小胜肽,無法經舌下吸收。經過胃腸的消化,有些PRP會被分解出來,但又進一步分解成胺基酸,吸收的機率較小。優酪乳很少分解酪蛋白膠粒的內部,除非特別再培養,功效與鮮乳差不多。熟成的羊乳cheese則含有較多的PRP。吃時記得在口中停留久一點,增加舌下與口腔的吸收。

  另見:眾裡尋它千百度——全脂牛奶能活化PPARα和δ

This Post Has One Comment

發佈留言


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. Please reload the page.